
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,而不是思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,许多家长和老师还有孩子经常将思维和思考两个概念混淆。常常听到他们说,锻炼思维能力,提高思维水平。根据杜威在《我们如何思维》中的观点,思维有4种含义,前三种思维都形不成思考。第1种,头脑里的任何想法是思维。第2种,富有想象力的构思。第3种,立足于某种根据的信念。这三种有一个共同的特征,缺少可靠的根据。虽然第3种已经具备了根据,但主体并没有考察根据的可靠性。杜威给出的第4种思维含义才是真正的思考。对任何一个信念或假定的知识,均以积极的执着的态度考虑他所依据的根据是否成立,若能成立再考虑导致的进一步的结论。杜威称,这才构成了思考。是否对根据的可靠性进行考核,是思维和思考的核心区别。在教育活动中,当教师讲授一个知识时,如果不说出该知识的根据,特别是对根据的可靠性进行考核和论证,那么这个知识就不具备锻炼思考的特征。比如,讲授历史上某位皇帝的功绩,若不服以考古证据或著作等先验知识,这种教学是缺乏思考的。数学老师讲一道数学题时,如果说不出解法是如何想出来的?根据什么想出来的?那么这种讲授也是缺乏思考的。从实质上说,考察根据的可靠性,实际是一种批判过程。所以思考实质上是批判性思考的简称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配资安全平台,配资网站查询,什么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