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拉第笼效应。
封闭的金属车体形成了一个「法拉第笼」结构,在雷电击中车体时,电流沿着金属外壳导入地下,不会穿透到车厢内部。
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解:
汽车不是靠轮胎接地么,轮胎是绝缘体,不能传导电流吧?
答案是:传导不了220V电流,但可以传导雷电。
因为橡胶轮胎的击穿电压大概在几万到十几万伏特,而雷击的瞬时电压高达几百万到几十亿伏特,此时轮胎就足以导电入地。
所以在雷雨天气发生时,如果来不及进入建筑物,那么封闭的汽车就是最好的避雷场所。
像是在野外空旷地带,或者道路、道桥等无遮挡的地方,千万不要到树下避雨避雷,就躲在车里就行了。
在广西这起事件里,事发的比亚迪宋 PLUS EV惨遭「三连鞭」,车内成员毫发无损。事后检修,除了车顶雷击点有金属熔融以外,车身、内饰、天窗、玻璃甚至连轮胎都没有损伤。
展开剩余68%由于国内汽车普及时间短,公众对汽车的法拉第笼效应了解不多。这次恰好被路人拍到了,发到了网上,《人民日报》官号做了转发。一时间引发几十万赞,数万讨论。
我觉得这种讨论和传播很好、很有必要。因为汽车防雷这种事还是很反直觉的。物理学得好的朋友当然很容易接受,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讲,会觉得汽车身上有这么多金属,应该很招雷吧?
不过也要注意,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都防雷。
事发的宋PLUS EV搭载了高强度钢结构,电磁屏蔽能力大约能达到60~80db,属于所有汽车种类里防雷效果最好的一批。而使用铝合金焊接框架和大面积天窗玻璃组合的汽车,屏蔽能力就会有所下降,大概在30~50db。
想不到吧,铝合金车体在轻量化上更胜一筹,结果在防雷效果这种corner case上输了一轮!
而更高级、更昂贵的敞篷汽车,就完全防不了雷击了。不不不,把车篷合上也不行。因为车篷大量采用纺织材料,形不成密闭的金属结构。虽然能防风挡雨,但是挡不了天雷滚滚。所以夏季雷暴天气,我一般不开敞篷车出去(不是因为买不起)。
附送进阶tips如下:
1,要关好门窗,才能形成完美的法拉第笼。如果开着窗子,电流闪络还是有一定几率进入车内;
2,不要接触车内金属部件。因为谁都不能确保这块金属是否连通车外。不过宋PLUS EV的内饰几乎全包裹覆盖,没留给乘员多少乱摸的机会。我前段时间恰好深度试驾过。
发生雷暴时,谨记以上两条就够了。如果还有余力,以下这条也可注意:
全车下电。
因为瞬时浪涌电流进入车辆电路系统的话,可能会造成电路损伤,高压电池也可能受到损坏。
不过比亚迪三电终身质保,雷击造成的损坏可以免费维修。所以,关键时刻保「人」最重要,能记住关好门窗、手脚别乱摸就满分了!
前段时间保定方程豹5被山洪冲走,车主极限逃生的时候,我还只是感叹这车真硬、真安全,没想到比亚迪将安全贯彻到底,又给全国网友普及了一把汽车防雷效应!
哪吒:当时我遭天雷劫的时候,你怎么不讲?!
敖丙:白费我一张万龙甲!早知道躲进车里啊
发布于:山东省配资安全平台,配资网站查询,什么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