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图片
图片
图片
"精选虞集佳作,便于您收藏细品"图片
图片
图片
虞集,字伯生,号道园,元代著名文学家、诗人,世称“邵庵先生”。他生于南宋理宗时期,历经宋元易代,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,是元代文坛领袖、“元诗四大家”之首。其诗文以“雍容典丽”著称,既承袭唐宋古文传统,又融汇元代馆阁气韵,形成“精切典雅”的独特风格,被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誉为“有元一代冠冕”。
虞集一生著述颇丰,现存《道园学古录》《虞集全集》等权威版本收录其诗文千余篇。其诗作常融家国情怀、人生哲思于一体,如《风入松·寄柯敬仲》以“杏花春雨江南”勾勒江南春色,传为千古绝唱;《挽文山丞相》借典故追思文天祥,气韵沉雄;题画诗如《曹将军马》《黄荃芙蓉乳狗》则以诗画互鉴,展现艺术哲思。
以下精选其10篇最著名、最权威的诗词全文,以飨读者。
[1]
《风入松・寄柯敬仲》
元・虞集
画堂红袖倚清酣,华发不胜簪。几回晚直金銮殿,东风软、花里停骖。书诏许传宫烛,轻罗初试朝衫。
御沟冰泮水挼蓝,飞燕语呢喃。重重帘幕寒犹在,凭谁寄、银字泥缄。报道先生归也,杏花春雨江南。
这首词是虞集寄给友人柯敬仲的。上阕回忆往昔在金銮殿当值的情景,红袖清酣、宫烛传诏,尽显尊贵与闲适。下阕描绘眼前之景,御沟冰融、飞燕呢喃,却仍有丝丝寒意,欲寄书信却无人可托。结尾 “杏花春雨江南” 以景结情,用江南美好春景,传达归隐之意,画面清新明丽,意境悠远,余味深长,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[2]
《挽文山丞相》
元・虞集
徒把金戈挽落晖,南冠无奈北风吹。
子房本为韩仇出,诸葛宁知汉祚移。
云暗鼎湖龙去远,月明华表鹤归迟。
不须更上新亭望,大不如前洒泪时。
此诗为悼念文天祥所作。开篇以 “徒把金戈挽落晖” 写文天祥虽奋力抗元却无力回天,“南冠” 点明其被囚身份。颔联以张良为韩报仇、诸葛亮不知汉祚将移作比,突出文天祥的忠诚与无奈。颈联营造出庄严肃穆又略带悲凉的氛围。尾联劝人不必再上新亭望,此时山河破碎已非昔日可比。全诗情感沉痛,用典贴切,表达对文天祥的敬佩与对国家灭亡的悲痛。
[3]
《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》
元・虞集
江山信美非吾土,漂泊栖迟近百年。
山舍墓田同水曲,不堪梦觉听啼鹃。
诗中首句 “江山信美非吾土” 化用王粲《登楼赋》,表达虽身处之地景色美好却非故土的惆怅。“漂泊栖迟近百年” 写出家族长期漂泊的境遇。后两句描绘山舍墓田依水而建,醒来听到杜鹃啼叫,“不堪” 二字强化内心的痛苦。杜鹃啼叫似 “不如归去”,触动作者思乡之情,全诗委婉含蓄地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及漂泊的愁苦。
[4]
《南乡一剪梅・招熊少府》
元・虞集
南阜小亭台,薄有山花取次开。
寄语多情熊少府;
晴也须来,雨也须来。
随意且衔杯,莫惜春衣坐绿苔。
若待明朝风雨过,
人在天涯!春在天涯。
上片邀请熊少府前来,描绘南阜亭台山花初开之景,“晴也须来,雨也须来”,语言直白热情,极言盼望之情。下片劝友人到来后随意饮酒,莫惜春衣坐于绿苔。“若待” 三句设想未来,若错过此时,人远天涯,春光也将流逝。全词情感真挚,既有对友人的热切期盼,又以惜春之意增添韵味,体现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。
[5]
《题柯敬仲画 其二》
元・虞集
明堂要梁栋,大匠取修直。
郁屈崖石间,秋风动萧瑟。
此诗为题画诗。前两句说明堂需要栋梁之材,工匠会选取修长笔直的木材,寓意选拔人才需注重其才能与品德。后两句描绘画中树木在崖石间曲折生长,秋风起时一片萧瑟。从选材的标准写到画中树木所处环境,借景抒情,托物言志,或许是借树木生长不易,感慨人才成长之路的艰难,引发人们对人才培养与任用的思考。
[6]
《曹将军马》
元・虞集
高秋风起玉关西,踣铁归朝十万蹄。
貌得当时第一匹,昭陵风雨夜闻嘶。
诗的开篇描绘秋风起于玉门关西,众多骏马奔腾而归的宏大场面。“踣铁” 写马的矫健有力。后两句说画家画出了其中最出众的一匹马,仿佛这匹马能在昭陵的风雨之夜发出嘶鸣。通过对画中马的描写,展现马的神骏,同时借马的形象,传达出一种激昂的气势,仿佛让人感受到骏马的豪情与力量,也体现了诗人对画作高超技艺的赞美。
[7]
《竹杏沙头鸂鷘》
元・虞集
蛱蝶飞来石竹丛,罗襦曾试绣纹重。
荷花啼鸟银屏煖,卧看窗间唾碧茸。
此诗描绘出一幅静谧、优美且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。蝴蝶在石竹丛中飞舞,回忆起曾经试过绣纹厚重的罗襦。银屏内荷花绽放、啼鸟鸣叫,暖意融融,卧看窗间吐出的碧茸。诗中意象丰富,从自然之景到生活之物,营造出闲适慵懒的氛围,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种宁静美好生活的享受与沉醉,给人以悠然惬意之感。
[8]
《与赵子期趋阁》
元・虞集
日出风生太液波,画桥千尺彩船过。
桥头柳色深如许,应是偏承雨露多。
诗描绘清晨景象,太阳升起,微风吹动太液池的水波,千尺画桥上彩船驶过。桥头柳色格外深,诗人认为是它偏承了更多的雨露。前两句勾勒出宏大开阔的皇家园林水景画面,色彩明快。后两句由景及理,借柳树因多承雨露而色深,或许暗示人若得到更多机遇与恩泽,便能有更好发展,以景喻理,富有深意。
[9]
《院中独坐》
元・虞集
何处他年寄此生,山中江上总关情。
无端绕屋长松树,尽把风声作雨声。
首句诗人思考未来何处安身立命,表达对归宿的迷茫。“山中江上总关情”,表明山水皆能牵动情思。后两句写屋旁松树,无端将风声当作雨声。表面写松树,实则通过这种错觉,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,借景抒情,以松树和风雨声营造出清幽又略带寂寥的氛围,抒发对未来生活不确定的感慨及内心淡淡的愁绪。
[10]
《黄荃芙蓉乳狗》
元・虞集
西旅初闻效贡来,金毛覆地不凡材。
驺虞麟趾同灵囿,抱子花阴卧石苔。
诗开篇写西方进贡的乳狗到来,“金毛覆地” 突出其毛色不凡,暗示其并非寻常之犬。后两句将这只乳狗与驺虞、麟趾等祥瑞之物置于同一场景 “灵囿”,描绘它在花阴下卧于石苔抱着幼崽的画面。整首诗通过对进贡乳狗的描写,营造出祥瑞、安宁的氛围,表达对这种和平、美好的期许,从侧面反映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安全平台,配资网站查询,什么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